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暢銷書極推薦
我朋友前幾天買了 覺得很滿意喔
博客來醫療保健-常識/概論分類搶購好書
買過[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就知道是一本暢銷書籍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SARS風暴席捲全台時,第一線的和平醫院醫護人員跨越封鎖線,大喊「我們不要等死!」、「我們不想感染SARS!」政府與媒體卻以「防疫脫逃視同抗命」、「醫護人員有救人的責任」等理由大加撻伐,究竟孰是孰非?
政策與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造成護理界人力短缺、低薪高壓長工時的糟糕環境?當我的親朋好友入院,能否得到適當的照護?
女人只要月經來就愛生氣?有週期性的情緒障礙?天生就是不理性的生物?當「經前症候群」、「更年期」、「骨質疏鬆症」成為大眾皆朗朗上口的醫學名詞,女人的身體成為醫學凝視與規訓的對象,一旦懷孕,更要焦慮自己是否會生出「唐寶寶」或「遲緩兒」,自我監控儼然成為應盡的義務。但你知道這些疾病定義與篩檢標準是如何訂出來的、有何潛在意圖嗎?
精神疾病被稱為21世紀的流行病,但「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疾患」、「精神分裂症」究竟是如何診斷的?「舉世皆然」的診斷標準真能適用於所有文化?除了吃藥與住進精神病院,我們是否有其他選擇?
護理工作與醫療技術並非完全中性客觀,時常受到政經社會變遷、性別、階級與權力等因素影響。不論你是醫護人員還是一般民眾,在生老病死的人生必經過程中,都會與此領域有所接觸。本書呈現出護理、醫療科技以及我們所身處的社會相互形塑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遵從各界專家與媒體的建議之前,你或許可以先翻開這本書。
主編簡介
盧孳艷
美國密西根大學護理學博士。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副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護理系副院長兼系主任,現為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並兼任臺灣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研究專長為婦女健康、醫療科技與性別、社區護理,以及跨文化護理。
蔣欣欣
現為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教授,並擔任國際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理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以及台灣生命倫理學會理事。專長領域為團體治療、質性研究法、遺傳諮詢倫理、護理倫理學、精神衛生護理學、護理教育等。著有《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倫理議題》、《台灣護理:研究倫理議題與困境》、《護理照顧的倫理實踐》等學術專書,以及有關產前遺傳諮詢、安寧緩和療護、感染SARS醫事人員等議題之中英文期刊論文七十多篇。
林宜平
原本念心理,到美國念教育,回到台灣之後改念公衛,現在是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來的研究主題是科技爭議與健康風險,以及嘗試結合公共衛生、性別研究和科技與社會研究。
作者簡介(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副教授)
尤素芬
(義守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安勤之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吳易叡
(英國牛津大學衛康醫學史中心博士候選人)
吳燕秋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
林宜平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林修雯
(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附設清新坊長青關懷中心主任)
林雪貴
(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博士生)
范國棟
(麻醉科醫師)
翁裕峰
(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兼醫學系助理教授)
陳嘉新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科助理教授)
張淑卿
(長庚大學醫學院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楊舒琴
(萬芳醫院護理部督導)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蔣欣欣
(陽明大學護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盧孳艷
(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
...繼續閱讀
留言列表